2018年12月24日至2019年1月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展(第15回)在博雅展厅展出。
展览名称:“真实的虚拟”与“虚拟的真实“——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展(第15回)
展览时间:2018.12.24 - 2019.01.05
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艺术总监:苏新平
总策划:陈琦
学术支持:马路、尹吉男、宋协伟、吕品晶
策划:葛玉君
展览执行:周家丽、杜英奇
策展助理:贾一楠
参展博士生:魏颖、阮梅(以学号为序)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雅展厅(14号楼出电梯左拐)
支持单位:北京正和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展览序言 |
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以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持续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关系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一直都备受关注。而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一直明确着自身的责任与定位,在积极摸索高等美术院校学术科研和创作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创作和科研成果的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着研究生教育教育机制。近年来,随着文化、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研究生队伍加速壮大,研究生教育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大发展期。2016年研究生院挂牌成立,使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了国内首家成立研究生院的美术院校。
作为一直引领全国美术研究生教学发展的学院,研究生院的发展与教学探索的每一步都会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形下,如何培养高端艺术人才,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逐渐成为焦点。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更为注重的是实践精神和独特创造力的培养,博士研究生作为一批已经具有成熟专业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如何在学院教育中扩展更多的实践能力,置身于当代语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学院如何在对传统技艺和人文精神传承的同时,营造一个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达到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以,为了加强内涵建设,以创新机制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平台建设,博士研究生教学展正处于一个合适的契机中。
本次展览为2017级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展,学院希望通过“双个展”的形式,作为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习的一次中期检查,进一步建构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成为学校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的一个方式。期望在读博士生通过此次参展经验的积累,在进一步学习实践的同时也能为毕业展览做前期试验性准备。展览旨在作为一个窗口,以窥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在艺术求索过程中对艺术语言、形式张力的感知与思考,以及对自我的挖掘与塑造,在与时代的交流中书写个人语言、展示集体风貌。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陈琦
2018年10月
| 关于艺术家 |
魏颖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导师:谢东明教授
学习经历:
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201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展览:
2011年 “十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教学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4年 “追求卓越——中法青年油画家艺术交流展”,巴黎
2015年 “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上海
2017年 “中国油画院建院十周年特展”,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北京
2018年 “第四届‘学院的精神·天道’——八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浙江
参展作品:
《背后》45.5×38cm
布面油画 2018
《蓝毛衣》45.5×38cm
布面油画 2018
《捉迷藏》60.6×50cm
布面油画 2018
阮梅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导师:朝戈教授
学习经历:
201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 ,获硕士学位;
201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展览:
2011年“总政建党90周年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2年“总参优秀作品展”,军事博物馆展出 ,北京
2012年“全军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4年“清华大学中韩学生作品交流展”,清华大学,北京
2014年“中国梦强军梦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北京
参展作品:
《众志成城》100×50cm
布面油画 2018
《色达的阳光》200×160cm
布面油画 2015
《Illuminating Body 5》25×55cm
布面油画 2018
《Illuminating Body 11》40×50cm
布面油画 2018
我相信,在艺术从业者中,不乏有“分裂”之人:一方面,享受或者观察当下;一方面,却又生活“在别处”,体会他人之体会。本次展览就是我平日里“分裂”状态的反映,即便是在创作中也不例外。我的绘画往往是短期写生与长期创作的结合。在短期写生中,我常常进行“放”的实验,探索情绪、表现手段和媒介的新可能;在长期创作中,我则多进行“收”的练习,以一种克制的笔法和冷静的心态来表达环境或人性的崇高。在不断的“放”与“收”之间,我找到了理性与感性、写实与写意、优美与崇高之间的微妙平衡。
——阮梅
图文编辑:贾一楠